我的爱就像火红的玫瑰哪个比喻更好?对比其他方式的优缺点!

今天想说说这事儿,纯粹是因为昨儿晚上栽了个跟头。女朋友躺沙发上看电视突然问我:“你说你对我的爱像”我张嘴就秃噜出来一句:“那必须像火红的玫瑰,鲜艳又热烈!”结果她眉毛一挑:“哟,老土,能不能来点新鲜的?这比喻听得耳朵都起茧了。”

这一问把我给噎住了,赶紧拍了下大腿,心里琢磨:对,除了玫瑰还能像老用玫瑰显得我这人也太没创意了。爬起来就冲进厨房,从冰箱里翻出那束三天前打折买的红玫瑰——花瓣边儿都有点儿蔫巴了,但整体还红得扎眼。薅了朵最精神的,又抓了本写满恋爱酸话的旧诗集一股脑儿堆在餐桌上,打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“爱像啥”的问题。

一、先瞅瞅这“火红玫瑰”的底细

我捏着那朵蔫玫瑰,仔细端详它。红是真红,花型也饱满,摆在哪儿都吸睛。想着爱情刚开始那份劲儿,确实跟这红得晃眼的花瓣似的,让人心里嘭嘭跳。顺手撕了片花瓣在餐桌上搓了搓,还搓出点汁儿来,红艳艳的沾了一手。这感觉……真像热恋时那股不管不顾的热情。

掰开本子就开始写它的好处:

  • 样子喜庆: 红扑扑的,看着就高兴,符合大众对“热烈爱情”的想象,一说人家就懂。
  • 冲击力强: 颜色贼抢眼,一出现就能抓人眼球,就像爱上来时那股子挡不住的心动。
  • 有实物背书: 情人节谁不送这个?大伙儿都认它,说出来不怕人笑话你不懂浪漫。

但再一看手里的花梗,问题也跟刺儿一样扎手:

  • 听得耳朵长茧: 十个人里九个半都得先说玫瑰,俗套!我女朋友那嫌弃的表情还在眼前晃悠。
  • 保质期短: 这蔫样儿就是证明!再好看几天就蔫了,风吹狠点儿花瓣哗哗掉一地。感情能跟它似的不禁琢磨吗?
  • 内涵不多: 除了红还是红,顶多说个“带刺的温柔”,别的?没了!跟那些老狐狸似的弯弯绕绕的感情一比,显得特单薄。

我琢磨着,光靠一朵蔫玫瑰撑场面实在有点儿虚,又使劲儿翻了翻那本旧诗集,想看看别人都玩啥比喻。

二、扒拉扒拉别的“爱情象征”,看看能捡着宝不

翻开那些发黄的纸页,里面写得可热闹了。

  • 先看见个“细水长流的小溪”。 这话说得是挺文绉绉,“柔柔地滋养着心田”。听起来挺感情不就该持久温润嘛但我脑子转不动了,总觉得小溪没啥冲击力,慢悠悠的,一点儿也不像我们为丁点儿小事儿就拌嘴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劲儿。而且水太清太寡淡了,远不如玫瑰那红得发烫的劲儿直接。
  • 又瞅见个“生命树的根基”。 这词儿猛一看挺有深度,“紧密缠绕,一起对抗风浪”。用手指头点着这行字,心里想:谁谈恋爱不想白头到老、互相依靠?但这比喻……太一本正经了!平时说话搬出“生命树根基”?怕不是要被笑死。不如玫瑰花接地气。
  • 再往后翻翻,还有说爱情像“冬天的炉火”。“暖和”,这是唯一蹦进我脑袋的词儿。确实贴切,想想冷飕飕的天儿挨着炉子烤火的舒服劲儿。可转头看看南方窗外的艳阳天……我抹了把脑门儿上的汗,心想这玩意儿季节感太强了,要是三伏天对着热得冒烟的女朋友说“我的爱像冬天的炉火”,怕是要被一脚踹出去。太挑时候了!

合上书,心里有点泄气。这些说法不是太“软”,就是太“硬”,要不就是太“挑时候”,感觉还不如那朵蔫玫瑰来得直截了当。

三、琢磨半天,整出个“粗糙版”方案

我把那朵蔫巴的花、那本破诗集,还有被我搓烂的花瓣渣渣都推到一边,盯着桌上那点红印子发呆。抓过手机戳开便签,心里那股拧巴劲儿得梳理一下:

  • 玫瑰俗,但俗有俗的 它够直观,够热烈,红彤彤的样子直接把感情拍你脸上,简单粗暴谁都懂。
  • 其他比喻想法挺但差点意思: 想表达深沉长久,词儿太文绉绉;想表达暖和贴心,又受季节限制。

在便签上划拉出几条

优点: 颜色炸(视觉冲击第一!),感情猛(说的就是热乎劲儿),认货人多(甭解释都明白)。

缺点: 耳朵长茧(用烂了),花期如昙花(暗示感情短暂?不妙),内心不复杂(少了点岁月沉淀的味儿)。

刚写完,对门儿邻居家小胖墩儿蹦跶过来串门,一眼就瞧见桌上一堆红的,指着玫瑰喊:“叔叔,你这花红得跟奥特曼大招一样!” 我愣住了,虽然土得掉渣,但这比喻……新鲜!直给!还有股子冲劲儿!

咂摸咂摸嘴,突然觉得“玫瑰”这老伙计也不是不能用了。关键是怎么用?也许加点限定词:“像那朵被我养得歪七扭八却死活不肯低头、倔强红了俩礼拜的蔫玫瑰”?好歹把这“花期短”的坑填上一点!

看来比喻这玩意儿,真没啥绝对的好赖,主要还是看你怎么说,能不能挠到那个痒处。下次谁再问我,我说一句“我的爱就像你前天炸厨房烤焦的那块面包片——外焦里软,独一无二!” 估计也能蒙混过关?效果总比重复千篇一律的“红玫瑰”强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