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昨天刷微博看到热搜挂着"秋天的第一杯奶茶"这词儿,直接给我整懵了。这玩意儿啥时候成习俗了?我寻思得搞明白,就开了电脑查资料。
翻资料的过程
我先打开百度搜"秋天的奶茶",跳出来全是奶茶店广告和网红打卡。搜了半小时没正经内容,气得我直接上知网找文献。结果输入"奶茶 节气习俗",毛都没有!还是用"秋分 饮食习俗"才搜到干货:
- 古代秋分要喝桂花酒酿
- 福建某些地方喝老白茶
- 两广地区确实有喝牛乳茶的
真相把我整笑了
查着查着突然想通件事儿——奶茶店2018年搞过个"秋天奶茶节",正好那年短视频开始流行。几个连锁品牌找网红拍"请TA喝入秋后的第一杯温暖"的段子,配上煽情bgm病毒式传播,结果硬是洗脑成"新习俗"。
我特地在小区门口奶茶店蹲点,五点不到小情侣就开始排队。有个小伙子边扫码边跟对象说:"这仪式感必须安排!"听得我差点把保温杯摔了——这不就是二十年前脑白金"过节不收礼"的套路翻新吗?
传统和现代的缝合过程
为了验证猜想,我试着把传统茶饮包装成网红款:
- 把秋梨膏调成脏脏茶质地
- 用养生壶煮老白茶加奶盖
- 把姜撞奶装进奶茶杯插吸管
拍成视频发抖音,配文"这才是真正的秋季特饮!"结果评论区炸锅:"祖宗气得掀棺材板了""这配方比奶茶店贵三倍!"还有几个养生号追着骂我糟蹋药材。
为啥较这个真?
去年这时候公司行政群发通知:"体现人文关怀,请每人扫码抢购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红包",结果点开是满80减3块的优惠券!更绝的是财务从工资里直接扣了50元"奶茶基金"。我拿着账单找老板理论,他指着窗外飘的落叶说:"企业文化懂不懂?仪式感!"
上个月整理报销单,发现行政部今年采购了三百个"节气奶茶保温杯",单价报账298元。我拿着淘宝同款28块的截图去找人,行政总监反手把我移出公司大群。现在刷到财务朋友圈里"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感恩福利"照片——桌上那堆保温杯就是我找到的28块同款。
今天下班前公司全员钉钉弹通知:"请各位分享与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故事,优秀征文奖励奶茶券"。我直接点开删除企业微信,顺手拉黑了所有发奶茶广告的同事。
哪有什么传统新民俗,全是资本割韭菜的镰刀。信这些不如自己煮锅小米粥,热乎还养胃。对了,听说公司奶茶征文第一名奖品到货了——是行政部去年囤多的中秋月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