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突然琢磨起个事儿——你们知道古人说的"元旦"根本不是咱们现在1月1号这日子嘛昨天刷手机看人讨论春节来历,给我整懵圈了,立马翻箱倒柜查资料,结果挖出堆冷门八卦!
翻老黄历才明白
先抱着那本发黄的《民俗考据》啃了半天。夏商周秦这几家皇帝真能折腾!夏朝把新年定在一月初一,商朝挪到腊月,周朝又改冬月,秦始皇更绝——直接定十月初一当头天。这不瞎闹么?改来改去老百姓连哪天过年都糊涂!直到汉武帝一拍大腿:"都别吵吵了!往后孟喜月初一就是元旦!"这才消停了小两千年。
随手扒拉家里那套四大名著,《水浒传》里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那段写得明明白白:"正值元旦佳节"——敢情武松他们过年都管叫元旦!再看《红楼梦》宝玉拜年又是"新正""新岁"乱叫,差点给我整精神分裂。
民国那场改名闹剧
接着翻出民国老报纸复印本,好家伙!1912年孙中山先生刚推行公历就出幺蛾子。政府发通告把1月1日叫"新年",可老百姓压根不买账。卖年货的老掌柜在报上吐槽:"客人进门就问'您家春节啥价',我愣是反应不过来!"
- 1913年档案里躺着份机密文件:内务部小官战战兢兢递折子
- 袁世凯大笔一挥批道:"农历元旦改成春节!"
- 公历1月1日抢走"元旦"名号
最逗的是1928年政府抽风要废除春节,警察满街撕春联。结果百姓偷摸着在厨房祭灶王爷,被抓到就理直气壮嚷:"俺过的是立春节气!"硬生生把禁令搅黄了。
两次过年的奇闻
查着查着突然在《明史》里挖到宝!崇祯十三年那会儿因为闰正月,老百姓居然过了两个年。当时老农民在日记里哀嚎:"刚啃完正月十五的元宵,闰月里又得包饺子!"不过下次遇见这好事得等到2262年,咱曾孙子辈才有福气放两次长假了。
资料摊了满书桌,忽然看见王安石的诗躺在角落:"爆竹声中一岁除..."猛地一拍大腿!这不说的就是古代"元旦"盛况吗?兜兜转转上千年,老祖宗的年味儿终究藏在这些诗词歌赋里。
今儿这通折腾算是整明白了:历史就是个倔老头,该有的习俗,任谁改名换姓都磨灭不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