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在河边遛弯儿的震撼遭遇
昨儿个下午在河边溜达,离老远就瞅见水里扑腾,紧接着就是喊救命!这给我吓的,连滚带爬冲过去,幸好俩小伙子比我快一步把人捞上来了。可你猜怎么着?捞上来那大哥,上来就火急火燎要把人倒扛起来控水,说电视里都这么演!我赶紧嗷一嗓子喊住了,后背全是冷汗——这玩意儿弄不好能要命!这事儿刺激得我一晚上没睡今天一大早就决定自己动手搞明白。
搬家伙动手试
家里没现成的假人模型,咱就土法炼钢!找了个废弃的大沙袋,估摸着有一百斤左右,死沉死沉的。拿厚厚的旧毯子把它里三层外三层裹起来,尽量模仿个人形儿,主要是怕待会儿折腾坏了。这就算我的“模拟溺水者”——老王牌练习沙袋!
第一步就踩了坑
我寻思着电视里演的都是直接扛起来嘛那咱也试试!撸起袖子,弯腰,搂住沙袋的腰和腿,嘿哟一声就往上提!好家伙,差点没把腰闪折了!沙袋上半身一个劲儿往下坠,根本扛不住。这才明白过来,光靠生拉硬拽绝对不行,没点技巧根本弄不动一个大活人。
关键窍门儿找到了
累得我坐地上直喘,开始琢磨门道。想起以前跟朋友玩闹时抱起来转圈的动作。这回我学精了:先蹲稳了,一条腿用力顶住沙袋的腰臀那位置,借点力当杠杆。两只手不是瞎搂,一手穿过沙袋的腋窝紧紧抠住后背,另一只手使劲儿卡在大腿靠近膝盖窝那儿。深呼吸一口,腰腿和胳膊同时发力!这回成了!虽然沉得要命,但好歹是把“人”整个扛到了肩膀上,趴稳当了。这姿势扛起来最省劲,重心也稳当。
倒不是真倒立
扛到肩上还不是重点!关键是怎么把水弄出来。我也没傻乎乎地直接把人头朝下栽葱式倒立!就保持他趴我肩头的姿势,稳住下盘后,我自己的上半身稍微、慢慢儿地往前倾。这时候沙袋的上半身自然就随着我的动作往下栽了,头和胸的位置就明显低于屁股和腿了。这倾斜度差不多有个三、四十度就够使了,腰可得护住,别闪了!感觉它的“背”和“肚子”都悬空了,头朝下但没倒着吊那么夸张。
时间短促才安全
千万别觉着控水控的越久越我就只保持了这么个姿势大概5-10秒钟,真的就是心里默数几下。沙袋那硬邦邦的“胸膛”也没啥感觉,但我明白道理:这个姿势下,水流出来全靠自然重力,这点时间足够了。超过十秒,不说水里没东西呛出来,对昏迷的人那脆弱脖子压力也忒大了!不敢多弄。
后续操作不能少
控完水(就是心里觉得完事儿了),可不敢一撒手直接扔地上!那不得二次伤害。我小心地托住“人”,慢慢把他平放在铺好的毯子上,脸朝上。赶紧扒拉它模拟的嘴,使劲儿往里瞅(当然啥也看不到),主要是回忆当时清理嘴巴、检查呼吸的步骤。光倒控水,不做后续的按压吹气,那也是白搭!
活人真扛了啥感觉
沙袋毕竟死沉没感觉。我心不死,软磨硬泡让儿子(80斤小胖子)配合我试一下扛起来倾斜的角度。好家伙,真扛个活人那可沉多了,而且能清晰感觉到他在你肩头的轻微晃动和紧张。倾斜的时候他吱哇乱叫,说脖子和脊椎被拉扯得很不舒服。就那短短几秒斜着,他都说脑瓜子冲血了!这更印证了一点:对昏迷的人这么搞,时间稍微长点或者角度不对,绝对伤上加伤!
老经验害死人
试完下来,汗出了一身,心里更透亮了。过去那些电视里的镜头,还有老一辈人念叨的“土办法”,错得离谱!总结下主要坑在这儿:
- 坑一:不是直挺挺倒立! 而是利用倾斜角度,头低脚高就行,45度足够了。
- 坑二:时间绝对不能长! 就5-10秒顶天了,再长伤脖子伤腰。
- 坑三:扛起来是技术活儿! 得用那个腋窝加腿弯的借力手法,生扛没戏。
- 坑四:光控水屁用没有! 后续的清理嘴巴、检查呼吸、按胸吹气才是关键!
说白了,这控水就是个顺手过渡的小步骤,真正的救命还得靠后续那一套动作。要是没练过,或者现场条件不允许,比如就你一个人,或者那人块头贼大,那就干脆别费劲扛了!直接平放,清嘴,查呼吸,该按胸按胸,该吹气吹气,别在控水上耽误工夫!
实践心得:通过自己动手,是真把那些想当然的“老办法”给看透了。水里救人,最怕的就是用错办法帮倒忙。这套倒过来控水的操作,步骤复杂、风险不小,而且救人的核心根本不在这!以后真遇上事儿,我绝对记住:快速把人弄上岸放平,清理嘴巴鼻孔,马上看有没有喘气儿!不喘了立刻开始按胸口!比费劲巴力倒着控啥“水”要紧一万倍!今天这沙袋没白扛,至少以后不会干看着人被错误方法二次伤害的蠢事了。顺手还把沙袋拆了,倒出来快发霉的沙子,也算一举两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