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下午刷短视频,突然蹦出个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镜头,那塔歪得也太夸张了!以前光知道它斜,但从来懒得深究为这下一看视频里说得玄乎其玄,什么“神秘力量”,“设计缺陷”,给我整好奇了,干脆决定自己动手查个明白!
一头扎进资料堆
我先是翻了几本建筑图册,讲历史的讲技术的都看了点,结果越看头越大,里头全是些拗口的专业名词!什么“地基承载力”、“土层分布”,这哪是我们普通人能一下子消化的?我那点仅存的耐心快磨没了。
接着转战中文网站,想看看有没有通俗点的解释。输入“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”,哗出来一堆链接,点进去一看,好家伙,说法五花八门。有的说当年设计师喝高了瞎画的图纸,有的说是建的时候被风吹歪的,更有甚者扯到什么外星人头上去了!看得我直挠头,这都哪跟哪?净是些不靠谱的边角料。
意外挖到宝藏档案
就在我快要放弃,琢磨着是不是该相信“外星人”说的时候,手指头一滑,点进了一个国外博物馆的线上档案馆(纯文字那种,费眼睛!)。里面居然是比萨斜塔当年的建造记录和一些研究分析报告!虽然全是英文,读得我眼冒金星,但这回为了搞明白,我硬是抱着翻译软件一个字一个字啃下来了。这下可算拨云见日,那些专业的描述被软件一转换,慢慢对上了号。
弄明白了之后,我恍然大悟,赶紧拿了张纸把核心原因一条条列下来,怕自己转头就忘:
- 选址踩了“软柿子”:当年建塔这帮哥们儿,选的地儿就在一片古河道冲积平原上!我理解就是,河边上那种软趴趴的烂泥地干了以后形成的土。这底子本身就不够硬实,跟我家楼下那松软的花坛土似的,能撑得住大高塔?选在这儿开局就输了一半!
- 地基挖了个“小浅坑”:你说地基软,你要往下多挖深点,打扎实点也行!偏不!当年那地基,才挖了三米深就停了!这就好像盖房子,你在沙滩上挖个小坑就想立起高楼?太天真了!底下那软趴趴的泥沙层根本没被压实,稍微沉一沉,地基就不稳当了。
- 软泥层在“使坏”:这个最关键!塔底下的土层不是一锅粥那种匀称的软,而是好几层夹心饼干似的,其中有一层特别特别软的粘土层,厚得很!而且这层软泥它分布还不均匀!塔的南边这层软泥特别厚,压上去就变形得厉害,北边,相对薄一点硬一点。这就像一边踩在棉花堆里,一边踩在稍微硬点的泥地上,能不往软的那边歪吗?这才是塔歪下去的罪魁祸首!
- 停工一百年阴差阳错:搞笑的是,塔建到第三层,就开始明显歪了!当时人也懵了,不敢接着建了,居然就停工停了一百多年!这期间塔一直在慢悠悠地往下沉,沉沉,居然歪斜的角度还自己“定住”了一点。等到后来的人再接盘继续往上盖的时候,塔的状态反而比刚歪那时稍微稳定些了。你说这停工是福是祸?要没这百年缓冲,指不定塔早倒了。
- 补救招数勉强维持:一点嘛就是现代人为了不让这“歪脖子”塔真倒了,想尽了各种法子,什么往地基里灌水泥,把塔身用钢索捆住,塔北边地基往下压重物什么的。说白了,这些都是“打补丁”,塔歪的主因——底下那层要命的软泥——改变不了,只能尽量拖着它别继续歪下去。
查完资料再回头看那些网上瞎扯的什么风、图纸画歪、地震啥的原因,要么是影响很小,要么干脆就是胡编乱造。没动手查之前,我也差点被这些忽悠瘸了。现在终于懂了,比萨斜塔歪成这样,就是一场从挖坑开始就注定的“悲剧”,再加上点运气和现代人的“缝缝补补”,才歪着站到了下次谁再跟我扯玄乎的原因,我非得把这五点甩出去,砖家都没我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