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翻手机刷到这首诗,半江瑟瑟半江红,标题看着挺玄乎的,我一下就蒙了。啥是瑟瑟?平时也没研究过诗歌,但我就爱琢磨新东西,好奇心一上来,就决定今天要整明白这意境。
先坐电脑前,随便开了个浏览器,心里琢磨,诗歌不是喜欢搞词语嘛我非得查清瑟瑟是个啥意思。一搜索词典就发现,原来瑟瑟可以指风吹的沙沙声,也能指碧绿的颜色,跟半江红放一块,估计是形容江水一半绿一半红的样子。这下我明白了点,古人写诗就是爱把自然现象描得生动,但还觉得没完全搞透。
试着想象画面来理解
查完了词儿,我就想,光懂字面不够,得感受整个场景。我把眼睛闭上,使劲儿脑补:假设我自己站在江边,晚霞那会儿,阳光斜照在水面上,半边江水绿油油的,像风吹过树叶一样沙沙的,另半边红彤彤的,映着夕阳的暖光。这么一幻想,整个人就跟真的走进诗里了,意境那味儿一下子浓起来了。
光想画面我还不满足,顺手翻了点古诗解析的网站,看到有人讨论这诗句的背景,说是出自白居易的诗,讲暮色江景的。我读了几个评论,发现大家都说它表达了自然美和时光流逝的感叹。联系自己站江边的想象,我猛一拍大腿:原来诗人是写黄昏的江水色彩变幻,提醒人生短暂!
- 总结下实践的三个方法:
- 第一招:查字典搞清楚词语意思,别让它糊里糊涂。
- 第二招:闭上眼使劲儿脑补画面,身临其境才懂情怀。
- 第三招:扫扫背景资料或网友分享,融会贯通理解深意。
一通搞下来,中午我对着窗外发了会儿呆,回想自己的折腾过程。开始还傻乎乎的不懂瑟瑟咋回事,用了这三法子,现在一提到半江瑟瑟半江红,我心里就有个美美的江景图,连诗人那股子淡泊劲儿都摸透了。实践记录完,感觉挺有成就感的,以后读诗再不怕晦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