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脑壳一热跑去爬艾格峰北壁,落地瑞士才发现之前做的攻略全是纸上谈兵。今天掏心窝子跟大伙唠唠,这要命的冰川到底得带哪些玩意儿保命。
出发前折腾装备
查资料那会儿被专业术语绕晕了,什么冰锥机械塞听着像外星武器。心一横把登山包清空,扛着二十多公斤的行李就去店里找老师傅指点。结果人家指着我的新买的高山靴直摇头:“你这鞋爬四姑娘山还行,上艾格峰冻掉脚趾头信不信?”
- 冰爪换了三次:先买了轻便款,店员说卡冰缝会死人;换成全卡式又说影响灵活性;扛着两斤半的混合式冰爪出门,小腿直哆嗦
- 保暖内衣闹笑话:炫技买的超薄款,老师傅拎起来对着灯一照:“透光这么厉害,你是想去山顶裸奔?”
- 头盔差点白买:自带的滑雪盔被向导一巴掌拍开:“落石砸下来这玩意儿碎成渣,得换带岩崩认证的!”
实爬过程血泪史
第一天在岩壁上就栽跟头。那些小红书推荐的手套全废了——超薄攀岩手套半小时透湿,加厚登山手套又卡不住保护器。半夜在雪坡上哆嗦着换手套,手指冻得像胡萝卜。
更坑的是睡袋。标着零下20度温标的羽绒睡袋,搁在4800米营地简直像纸片。裹着所有衣服躺尸到凌晨三点,实在扛不住把急救毯裹外面,哗哗响得全队以为雪崩了。
保命神器真香现场
- 岩塞立功了:爬"死亡走廊"那段光溜溜的岩壁,向导塞进去的岩塞被我当救命稻草抱着蹭过去
- 保温壶救老命:登顶那天热水壶带绳拴腰上,每滑一步就砸大腿,但喝到热水时眼泪差点下来
- 旧手机续命:备用手机贴暖宝宝放内兜,智能表冻关机后全靠它看海拔
冲顶那天刮七级风,护目镜结冰差点要了亲命。拿登山杖敲冰渣的功夫,旁边老哥的眼镜就被吹进悬崖。是抓着路绳半眯眼爬完两百米,脸上的冰碴子刮得生疼。
活着回来的忠告
什么顶级装备都不如靠谱队友。过冰裂缝时我的冰镐脱手,是后面的瑞士老头用腿挡了一下。要是按淘宝清单只买装备不请向导,估计现在还在冰川里躺着。
事后复盘才懂:那些专业装备数据全是实验室测的。实际爬山时淋雨结冰、岩石磨损、手抖打滑才是常态。下回再爬这种要命的山,宁愿背多重两公斤,也绝不当装备小白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