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个分享,说来话长,但我就直接开门见山了。先从一个女孩的事儿说起,她原名叫招弟,这名字一听就不对劲,对?为这个改名,背后的故事真是一把辛酸泪。
从认识到起意改名
我是怎么搅和进这事儿里的?还得回到去年夏天。那天我去社区做公益咨询,结果碰上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叫李招弟,一脸愁眉苦脸。聊了会儿,她哇哇哭,说从小被名字压得喘不过气来。为啥?名字是她爸妈起的,就是为了招个弟弟。结果家里重男轻女,她弟出生后,家里重心全歪了,招弟在父母眼里就成空气了。
我一边听一边记录,越听越火大。招弟说,她上学、上班时被嘲笑,连应聘工作都被人问:“是不是命贱?” 这都2024年了,还搞这套封建迷信,太离谱了。我拍拍桌子,直接说了:“老妹儿,你这名字该改!不光是名儿的事儿,是心里憋屈,得解放出来。” 她犹豫半天,点头同意了。
改名过程的心酸折腾
真动手改起来,才发现阻力一堆。我俩先查改名流程,第一步是去派出所办申请。结果排了两个小时队,轮到我们时,警察小哥扫一眼材料,摇头说:“改名得理由充分,你得证明名字有负面影响。” 我们赶紧翻出一堆证据,像微信截图里有人骂她“招弟货不值钱”,还有医生证明她因为名字抑郁,搞了心理诊断书。
但事儿还没完。通知招弟父母时,事儿闹大了。她爸打来电话,吼得我耳朵嗡嗡响:“改什么名?老祖宗规矩不能动,招弟这名儿招福气的!” 她妈在视频里哭哭啼啼,说:“你这改了就折福,对弟弟不” 真是狗屁逻辑,气得我拍手机差点砸了。
招弟当时慌了,躲在角落里哆嗦。我就揽起袖子,一步步帮她搞定:
- 写申请书:我动手草稿,反复修改,把心酸经历全写进去,什么校园霸凌、工作歧视。
- 跑证明:找社区盖章、医院证明,光是排队又耗一天,还遇上几个阴阳怪气的办事员。
- 硬扛家庭压力:直接约她父母见面,摆道理: “时代变了,名儿不是牲口名儿,是人权!” 吵了大半天。
结果实现和后续反思
折腾了快三个月,才拿到改名批文。招弟现在叫李晨曦,新名字一亮出来,她笑得像个孩子。手续搞定那天,我俩去小饭馆庆祝,她端起酒杯,眼泪哗哗流:“姐,你帮我把枷锁给卸了。”
这事儿完了,但心酸感没散。招弟的故事不是孤例,我前前后后帮过五六个类似案例了。为啥这么多“招弟”要改名?根子里是封建思想作祟,父母图个虚名,活生生把孩子绑了。这事儿说透了,就是人得尊重自己,名字不是标签,是自由。改了名儿,招弟也活出来了,现在她考上了编制,和家里关系缓了点儿,但伤口还得时间愈合。
我为啥执着做这些?说起来,我自己小时也吃过名字的苦。出生时农村穷,爹妈随便起了个“招妹”,意思是招妹妹帮干活。后来进城读书,被同学笑话,心理阴影大了去。高中毕业就自己改的名儿,过程艰难得很,派出所卡壳、家人反对,都硬扛过来的。所以看到招弟,我就想起自己那会儿,一把鼻涕一把泪。这种破事儿,得有人站出来管,不然一代代孩子遭罪。改完了,招弟能抬头挺胸走,我心里也踏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