匕潭的秘密怎么发现的?(5步教你轻松探索技巧)

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本来就是个饭后遛弯儿,谁知道能摸出个大动静。那天吃完晚饭,我沿着后山那条老路溜达,鞋底踩得枯叶沙沙响,天擦黑,路灯还没全亮起来。就这当口,树影子里头钻出来个裹棉袄的老爷子,瘦得像根竹竿,冲我摆了摆手。

第一步:逮着个线头就得揪

老爷子说话漏风,但我耳朵尖,听清了他嘴里嘟囔“匕潭那边儿别瞎凑”。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匕潭就一破水洼子,地图上都不稀罕标,咋还有人专门提?我赶紧凑上去递了根烟,想套套近乎。结果老头烟一接,嘴里含含糊糊念叨“老辈儿传下来的规矩”、“潭深不见底”、“有东西在下面拱”,说完跟被狗撵似的,拄着拐棍儿嗖一下窜进黑地里,喊都喊不住。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,非弄明白不可!

第二步:翻箱倒柜找旧账

回家澡都没洗,直接钻进书房开电脑。本地论坛翻了个底朝天,搜“匕潭”两个字,屁都没崩出来一个。第二天一大早我直接奔镇上的破图书馆去了,犄角旮旯里还真翻出一本快散架的旧县志,线装书,灰扑扑的。管理员老大爷推着眼镜说这书快成精了都没人碰。我蹲地上,手指头沾着唾沫一页页翻,字都带虫眼儿。翻了小半本,真让我瞧见一行:“城东三里,有匕形水氹,古称落星洼,深叵测,多生异事…”后面字让耗子啃没了!我又拎着两斤苹果去村头找九叔公,这老头九十多,脑子贼清楚,以前走山串岭收山货的。我一边给他削苹果一边套话,老头眼皮一抬:“匕首潭?邪性!六几年开荒那会儿,生产队的牲口跑那喝水,噗通下去就没影儿,捞都没法捞!”这话听着玄乎,可老爷子那眼神,不像瞎编。

第三步:踩点得踩准

资料有了点眉目,得去实地摸摸底。我挑了天晴得晃眼的周末下午,穿一身灰扑扑的旧工装,背个看着像捡破烂的双肩包,包里就塞瓶水、俩包子、破相机,还有根绑了钩子的长登山杖——跟九叔公学的。按县志说的“城东三里”和老人们念叨的方向,我在野地里转了俩小时!这边儿早没人种地了,全是半人高的蒿草跟刺藤。实在没招,爬到个土坡上拿手机捣鼓半天定位,比对着老地图和现在卫星图,才估摸着匕潭大概被夹在一片乱林子后头。草太密,根本看不见水,但能闻着点潮气。

第四步:门得开得巧

折腾到天都擦粉了,我才钻过那片刺死人的矮树丛,衣服剐了好几道口子。眼前是个被大树半圈着的水潭,形状怪,确实像个歪插着的短匕首柄。水看着倒不宽,就是黑沉沉的,岸边一圈烂泥地。我瞅了一圈没看出啥异样。正打算收工回家,左脚一歪,不知道踩了块活石头还是烂树根,咔一响,人差点扑泥里。站稳了低头一看,心猛地一跳!刚才绊我那“石头”位置陷下去一小块,露出来一片黑乎乎、看着像铁的东西!我立马蹲下扒拉那圈的烂泥巴,手指头全黑了,指甲缝里都是泥。扒了十来分钟,一个脸盆那么大的铁盖子冒出来了,盖子上半耷拉着枯藤烂草,还连着锈得不成样的合页!边缘像是能撬开!

第五步:眼要尖心要细

盖子太沉,我一人根本抬不动。但我发现靠水那头的泥好像松点,就拿登山杖前头的铁钩子死命往盖子和泥地缝儿里捅。土松了,钩子卡住盖子下沿,再往下使劲儿压。盖子“嘎吱嘎吱”尖叫着,翘起来一条大黑缝儿!我赶紧打开手机上唯一带着的破手电往里照。乖乖,光线下去晃悠晃悠,瞅不见底,水汽混着股生铁和烂树叶的怪味儿扑面涌上来。我举着手电往里探,想再看清点有灯柱一晃,好像打水里头扫过个白惨惨、有点像骨头的东西!汗毛刷地炸起来!就这工夫,手电筒忽然“滋”两下,灭了!眼前瞬间伸手不见五指,就听见盖子缝儿里头有“哗”一声水响,像啥大东西潜下去搅动了水!我汗毛炸了满身,心脏差点从嗓子眼蹦出来。那地方没法待,连滚带爬就往林子外头跑!后面还有更绝的,等我喘过气再细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