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搞芒果搞了一下午,差点把厨房炸了!正好给大伙儿唠唠我这惨痛又有点好笑的实践经历。主打一个真实,绝对不忽悠!
起因:馋虫上头挡不住
事情是这样婶儿的:菜市场路过水果摊,那芒果香的哟,金灿灿一大筐,直接给我整迷糊了。脑子一热,挑了几个大个头的带回家,寻思搞个果切美滋滋。结果到家一瞅,傻了。这玩意儿咋整?皮硬邦邦,肉黏糊糊,关键是那核儿,杵在正中间跟焊死了一样,咋下手?
实践过程:一片狼藉中摸索
1. 抄家伙,干就完了!
管它三七二十一,抄起家里祖传的厚菜刀(对,就是剁骨头那种),找了个稳当的砧板。芒果一放,嚯,圆咕隆咚的直打滚儿。咱第一步就折这儿了,刀刚挨着皮,这玩意儿就差点“飞”到水池子里。
2. 硬刚核儿,狼狈不堪
网上好像说芒果有核的那面是扁的?我仔细摸了摸,好像…是有点不一样?硬着头皮对着那“扁平线”切下去。咔!没切透,刀卡在核那儿了! 拔出来再使劲,总算切开了半边。好家伙,那核儿像狗皮膏药,死死扒着两边的肉,我用手指头抠、用刀子撬,就差上牙咬了,搞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汁,黄澄澄的汁液溅得到处都是,案板、灶台无一幸免。
3. 切丁?划格子也挺惨
想着把果肉切小块儿好入口。把剩下那半片贴着核的肉削下来(这步又差点削到手),摊在砧板上。学着网上看来的“划格子”,小心翼翼地划十字刀。结果刀工太糙,深一脚浅一脚,格子没划好看,果肉倒被我划得烂唧唧的。最绝的是翻过来想按格子切成丁,它粘刀! 废老劲才把那些小丁丁剥下来,还碎了不少,跟芒果泥似的。
发现与最终成果:意外的省钱窍门
一顿操作猛如虎,一看成果真够土。切完的芒果丁大小不一,卖相基本为零,还浪费了不少果肉黏在核上和粘在刀上。关键是耗时超长! 几个芒果整了我快一个小时!
不过也不是没收获:
- 血的教训:别切太大块! 那个“扁平线”切法要贴核切薄一点,太厚了抠核特费劲。
- 滑溜对策: 芒果太滑?垫块湿布在下面或者在砧板上铺层保鲜膜,果然好切多了,不跑了!
- “啃核”大法: 抠不干净的核也别急着扔,学我脸皮厚点,直接上手啃!还真啃下来不少果肉,嘿一点没浪费。
总结发言
折腾完这一遭,得出三点特别朴素的结论(也就是我的“轻松三步”):
- 按住它,找“扁线”下刀。 安全第一,刀要稳,沿着核的扁平面对半切(安全第一!)。
- 抠核没啥巧,手指+小刀慢慢搞。 能抠多少是多少,剩下的?上嘴啃最省事!
- 划格子别太深,翻皮悠着点儿。 稍微划透皮就行,翻的时候小心点,散了就当吃芒果块,不丢人!
实践出真知朋友们!虽然搞得一塌糊涂,但自己啃着那丑不拉几的芒果丁,该甜还是甜!比外面买的果切划算多了,主要乐趣在于亲手祸祸完还挺有成就感,反正厨房已经那样了,破罐子破摔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