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在火锅店门口听见俩游客吵架,一个说山城肯定是贵阳,另一个坚持是重庆,听得我差点把毛肚涮老了。回家立马抓起手机查,发现这事儿还真挺有意思的。
第一步:翻老黄历找线索
手机一亮先搜“山城别称”,蹦出来的全是重庆攻略。划拉半天看见个冷知识:民国时期重庆报纸就叫《山城晚报》,1945年白纸黑字印着。顺手点进重庆市官网,好家伙,首页硕大的“山水之城”标语飘在洪崖洞照片上。
第二步:爬坡上坎亲体验
去年去重庆出差的照片还在手机里躺着。翻出张在李子坝拍的魔幻照片:轻轨从22楼穿过去,我站在45度斜坡上喘得跟风箱似的。记得当时滴滴师傅扯着嗓子喊:“妹妹我们山城没得自行车道,坡陡得鬼火冒!”
- 地图打开量直线距离500米,步行路线硬是绕出三公里
- 住在15楼,电梯按到1楼出来是别人家屋顶
- 导航提示“已到达目的地”,抬头一看在头顶二十米高的天桥上
第三步:刨根问底查数据
较真劲儿上来了,翻开《中国地形图册》比海拔。重庆主城区平均海拔400米,核心区坡度大于15%的地方占六成。对比贵阳才1070米,但人家是高原盆地地形。转头又查政府文件,2021年重庆文旅报告明晃晃写着:“依托山城立体景观打造8D魔幻旅游”。
整明白了
山城这名号,重庆那是拿得死死的。别听什么“山城啤酒外地产”的谣言,前天超市买酒还看见罐头上印着“重庆”俩字。上礼拜刷短视频,有个重庆博主说得更直白:“在我们这儿,导航说还有200米,您备好半小时!”
搞完这摊子事,突然想起火锅店那俩游客。把洪崖洞穿楼的视频发朋友圈,配文“正宗山城魔幻体验”。结果那俩人在评论区碰头了,一个回“难怪导航叫我翻墙”,另一个说“懂了,明天退掉贵阳机票”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