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五省通衢是什么意思?(3分钟搞懂交通枢纽概念)

昨天带娃逛徐州博物馆,瞅见墙上有块牌子写着“五省通衢”四个大字。娃扯着我袖子问啥意思,我愣是卡壳了三秒——这不就小时候地理课听过嘛具体哪五省还真说不全乎。

掏出手机当场翻车

赶紧蹲台阶上打开百度,结果蹦出来一堆文绉绉解释。“衢者,道路也”“自古为南北襟要”…越看越迷糊。旁边遛弯的老大爷凑过来瞅了眼:“咳!就是路多呗!”得,白问。

回家翻箱倒柜搞实验

晚上翻出五只娃的彩色水杯,按方位在餐桌上摆阵:

  • 蓝杯子怼北边——山东
  • 粉杯子放西边——河南
  • 黄杯子搁南边——安徽
  • 绿杯子贴东边——出海通道
  • 紫杯子压中间——本地江苏
刚摆好就被娃当保龄球撞飞俩,得,重来!

给徐州表叔打电话

直接打给住徐州三十年的表叔:“叔!黄河故道边上那牌坊到底啥来头?”电话那头传来嗑瓜子声:“简单呐!南船北马在这换乘古代快递中转站!粮食走京杭运河,战马从北方来,全得在徐州倒腾!”

突然开窍——赶紧把娃的塑料小卡车、玩具船排在水杯阵里:

  • 山东的麦子坐船南下
  • 安徽的茶叶换卡车北上
  • 河南的兵马改水道
  • 连海外货船都能拐进来

塑料袋秒懂枢纽

看娃还在懵,扯了个塑料袋撑开:“看好了!这是徐州!”捏住袋口突然松手,五股风呼呼从不同方向灌进来。“嚯!四面八方全通着!”娃攥着被吹飞的作业本尖叫——得,交通枢纽概念这不就炸出来了。

今早特意绕去黄河故道拍晨光里的牌坊,青石板上还有深深的车辙印。站那儿啃着菜煎饼突然想明白:哪是什么高大上术语,不过是老祖宗在红绿灯都没的年代,硬生生用马蹄和船桨织出个“水陆转换器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