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得从我上周逛菜市场说起。那天推着小推车买菜,看见个水果摊摆着红彤彤一堆果子,远看跟石榴一模一样。我随口问了句:“石榴怎么卖?”那大姐嗓门贼大:“这是番石榴!便宜着,十块钱三斤!”我一愣,心里就嘀咕开了:番石榴?不就是石榴换个洋气名儿嘛顺手就拎了三斤回家。
翻车现场
回家洗洗干净,拿起刀“咔嚓”一劈——好家伙!里头根本不是石榴籽!白花花软塌塌的果肉,中间嵌着密密麻麻的小硬籽儿,尝一口酸得我眉毛打结。这玩意儿跟我中秋吃的喜庆大石榴根本是两码事! 当时我就掏出手机,啪啪一顿查“番石榴和石榴到底啥关系”。网上众说纷纭,有人说“南方管石榴叫番石榴”,还有人写“小石榴就叫番石榴”,直接给我整懵圈了。
跑去水果摊破案
我这人轴劲儿上来了,拎着剩下的番石榴就杀回菜市场。找到那大姐,指着对面摊位的真石榴问她:“您看这俩果能当亲戚不?”大姐笑疯了:“哎哟老弟!石榴是剥开啃籽儿的,番石榴是整个咬着吃的,俩祖宗都不是一路的!”说着还掰开番石榴给我看剖面:“你瞅这肉,像石榴籽不?”
光听摊主说还不够,我又溜达到超市生鲜区,把两种果子全摆桌面上做对比:
- 石榴:硬壳红皮,掰开是宝石似的籽粒堆
- 番石榴:青中带粉皮像鸭梨,切开是实心瓤嵌碎籽
光看肉眼看还不够,我还各买几个回家搞破坏式研究。
厨房解剖实验室
回家拿刀把两种果子大卸八块。先对付石榴——外壳硬得硌手,好容易切开,哗的汁水和玛瑙珠子滚了满案板。籽粒透亮清甜,咬一口“噗呲”爆汁。
再切番石榴就容易多了,外皮薄软像雪梨,刀一下去就裂开。白肉厚实裹着芝麻似的小籽,啃起来像啃猕猴桃芯儿,酸甜带涩。最绝的是籽硬得硌牙,根本咽不下去!
我家小子凑热闹,非要参与实验。他啃完番石榴吐出一手小硬籽,拿着石榴籽喊“这个能嚼碎”,我琢磨着光靠嘴尝也不能算证据?
翻书查底细
还是得靠植物图谱救命。翻到石榴那页写着:“石榴科石榴属”,再看番石榴标注“桃金娘科番石榴属”——好家伙,一个家族姓“石榴”,另一个姓“番石榴”,根本是邻居都算不上的两家人!从开花方式到籽粒结构全不一样。石榴籽粒是能咽的假种皮,番石榴那些硬籽是真·种子,植物学上俩果实类型都不同:一个是“浆果”,一个是“蒴果”。
结论拍案定板
番石榴和石榴纯属撞脸碰瓷的!它俩关系比苹果和橙子还远——起码都是水果。一个祖宗在波斯扎营,另一个老窝在美洲热带。下回再有人忽悠“番石榴是小石榴”,直接切开让他看瓤子:白的红的、软瓤硬籽、实心爆浆,肉眼可见的物种隔离!我儿子总结得“石榴是爆珠奶茶,番石榴是夹心饼干。”
等下次碰上菠萝和凤梨的迷案,我再去菜市场砍两个来破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