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事儿得从头唠起。去年跑云南采风,偶然在滇西某寨子撞见块宣传板,大红字儿写着"阔时节非遗展演",底下小字带过一句"含上刀山下火海表演"。我当场就乐了——这不小说里编的嘛结果当场被寨里老阿爹白了一眼:"外地人不懂别瞎说!"
为弄明白这事儿,专门挑了今年三月节庆杀过去。天没亮就往德宏赶,寨子广场早围得里三层外三层。好不容易钻到前排,嚯!广场中央戳着个五层楼高的木架子,36把砍刀明晃晃绑在横杆上,刀口全朝上,大清早的太阳底下直反寒光。好家伙,菜市场剁骨刀跟这一比都算钝的!
正嘀咕着,铜锣"咣"一响。七八个傈僳族汉子腰挎弯刀走出来,脚底板光溜溜全是老茧。领头的黑瘦大哥深吸口气,两手抓住最低那级刀刃,脚底板"啪"就踩了上去!我捂着眼睛从指缝里偷瞄——那脚底板真就结结实实压在刀刃上,人跟猴似的蹭蹭往上窜。爬到顶还单脚金鸡独立,底下噼里啪炸鞭炮似的掌声。
更邪乎的在晚上。广场中央垒起三米宽的炭坑,烧得通红透亮。白天爬刀山的黑瘦大哥带着徒弟,光脚绕着炭火跳祭祀舞。跳着跳着突然加速冲刺,几十号人"嗷"一嗓子全冲进火堆!火星子炸得跟放烟花似的,胶皮烧焦的糊味直冲脑门。等他们蹿出来拍打裤腿,嚯,脚底板黑是黑了点,愣是半个水泡都没有!
事后拽着翻译小哥打听才知道,这本事是傈僳族祖传的。寨老说旧时山里瘴气重,靠这套仪式驱邪治病。本以为独家绝活,没想到转去怒江旅游又撞见彝族也玩这个!当地包车师傅笑我大惊小怪:"广西瑶寨、贵州侗乡、青海土族...刀杆节遍地开花!"感情这绝活跟方言似的,翻座山就换个叫法。
最让我懵的是查资料发现:五十年代搞民族识别,专家把"玩火踩刀"的寨子拆成傈僳、彝、白好几个族。现在倒傈僳族申报了非遗,其他族也跟着演——活脱脱像极了我家那锅乱炖,分不清最初下的是鸡肉还是鸭肉。
- 勇士们攀刀前拿草药水泡脚,闻着像跌打酒掺花椒
- 火炭堆里掺了特殊松木,烧起来响但温度没看着高
- 上刀山的把式私下说:关键在重心控制,脚得横着蹭刀锋
折腾这趟最大的收获?老祖宗的东西比旅游简介复杂多了。什么族不重要,山里人用血肉之躯跟自然较劲的狠劲儿,才是真"刀山火海"的精气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