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诚勿扰2结局你看懂了没?(电影深层含义和爱情解读)

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,跟大家唠唠我前两天重温的一部电影——《非诚勿扰2》。这片子我第一次看的时候,年纪还不大,好多东西看得迷迷糊糊的,就记得点零星的笑点。这回再看,那滋味可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起因:为啥又想起看它了?

也没啥特别的,就是周末在家待着,翻来覆去不知道干点遥控器按了一圈,现在的电影电视剧,要么太闹腾,要么太故弄玄虚。我就琢磨着,找点老片子看看。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冯小刚的片子,当年《非诚勿扰1》那乐呵劲儿我还记得挺清楚,葛大爷那贫嘴,舒淇那靓丽,多经典。想着想着,就顺藤摸瓜,把这个《非诚勿扰2》给翻出来了。想着再体验一把京味儿幽默,轻松一下。

实践过程:从乐呵到琢磨

刚打开那会儿,还行,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。秦奋和梁笑笑这俩人,兜兜转转又凑一块儿了,搞什么“试婚”,还整挺像回事儿。什么签协议,分床睡,看着还是挺逗乐的。葛优老师那松弛的状态,舒淇那股子劲儿,都还在。

但是,看着看着,我就感觉味儿不太对了。

特别是孙红雷演的那个角色李香山一出来,整个电影的调子就开始往下拐。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就是个插科打诨的配角,结果?他的戏份越来越重,而且都是围绕着“病”和“死”展开的。那场“人生告别会”,我看得有点儿懵。

  • 一开始觉得有点儿矫情,心想这不就是冯小刚想玩点深沉,赚点眼泪嘛
  • 后来看着看着,特别是李香山跟女儿告别,还有他那些朋友们一个个发言,那股子真情实感,又确实挺触动人的。

我就寻思,这片子到底想说啥?它叫《非诚勿扰2》,按理说应该还是以爱情为主线?可看到后来我感觉爱情那点事儿,好像都给“死亡”这个主题让路了。秦奋和笑笑那点儿“爱不爱”、“能不能长久”的纠结,在李香山那直面生死的豁达面前,显得有点儿……怎么说,有点儿小家子气了。

电影里头,秦奋跟笑笑说:“谁先动感情谁先完蛋。”这话糙理不糙,听着挺丧的,但放现实里琢磨琢磨,好像也有点儿那个意思。但李香山那边,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,生命就这么回事儿,有开始就有结束,重要的是过程,是怎么活的。

的感受:一部“跑题”的喜剧?

看完之后,我特意去网上翻了翻当年的影评,发现大家的看法也挺分裂的。有的人觉得这片子内核深刻,借着爱情的壳,讲了人生的大道理,特感动。也有人觉得,这就是一部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片子,冲着喜剧去的,结果被喂了一嘴人生感悟,有点儿消化不良。

我自个儿琢磨了一下,觉得这《非诚勿扰2》,可能真不像《非1》那么纯粹。它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,关于爱情的忠诚、关于友情的珍贵、关于生命的意义、关于如何面对死亡……一大堆东西揉在一起。这就导致它不像一部轻松的爱情喜剧,反而更像一部……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生活哲思片。

对我来说,这回重温最大的收获,可能就是对“告别”和“珍惜”有了点新的体会。以前看可能就图个乐,现在再看,会不自觉地把电影里的情节跟自个儿的生活联系起来。特别是李香山那个角色,虽然戏份不算贯穿始终,但他的存在,确实让这部电影的后半段变得沉甸甸的。

你要是问我《非诚勿扰2》好不好看,我还真不好一句话评价。它肯定不是那种能让你从头笑到尾的爆米花电影,但你要是静下心来看,咂摸咂摸里面那些台词,琢磨琢磨那些情节,可能还真能琢磨出点儿不一样的东西来。至少,它让我这个周末,过得不那么无聊,还顺带思考了点平时不太会去想的事儿,也算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