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富士康的夜生活真相!年轻人下班后真实状态大公开!

说到富士康的夜生活,大伙儿可能脑子里立马蹦出各种想象。我刚进去那会儿,也挺好奇的,琢磨着这下班了都干啥去。毕竟厂里那么多人,不可能都回宿舍躺着?

刚下班那会儿

我跟你说,刚开始上工,尤其是倒了夜班,下了班那真是累得跟三孙子似的。那时候哪有啥夜生活,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回到宿舍,洗个澡,然后一头栽床上睡死过去。

那会儿我住的是集体宿舍,一个屋好几个人。下了班,大家陆陆续续回来,洗漱声、拖鞋声、偶尔还有人外放短视频的声音,乱糟糟的。但那时候也顾不上这些了,沾枕头就着。

有时候白班下班早点,精神头好些,就会在宿舍楼下的小卖部买桶泡面,或者几块钱的快餐。吃完了也就回宿舍了,要么玩玩手机,要么跟舍友吹吹牛,也就这点事儿。

开始往外溜达

干了一段时间,稍微适应了点节奏,也认识了几个老乡和工友。这时候,就开始琢磨着下班了出去转转了。

你别说,厂区外面,那真是另一个世界。一到晚上,各种小摊小贩都出来了,那叫一个热闹:

  • 卖吃的最多:炒粉炒面、麻辣烫、烧烤、炸鸡锁骨、还有各种地方小吃,闻着就香。
  • 卖穿的用的:十几块的T恤,几十块的鞋,手机贴膜,小饰品,啥都有。
  • 还有娱乐的:简陋的露天KTV,唱一首歌几块钱;网里总是人满为患;偶尔还有套圈、打气球的小摊子。

我们几个工友,有时候会凑钱去搓一顿。找个路边摊,点几个炒菜,来几瓶啤酒,就开始胡天海地地聊。聊工作上的烦心事,聊老家的媳妇孩子,聊未来的打算。那啤酒沫子一冒,好像一天的疲惫都跟着跑了点。

不同的选择,不同的“夜”

后来我发现,富士康的夜生活,挺多样的,看个人选择。

有人选择“宅”。就像我刚开始那样,回宿舍,打游戏,看剧,或者跟对象煲电话粥。对他们来说,宿舍就是最放松的地方。

有人选择“逛”。就是出去溜达,吃点好吃的,买点小东西。不一定花多少钱,就是图个热闹,换换心情。

还有人选择“学”。你还真别不信,我见过有些工友,下班了还去厂区附近的培训班学电脑、学英语的。他们想的是多学点东西,以后能有个更好的出路。

也有更“嗨”的。比如去KTV唱歌,去小酒喝两杯,或者去溜冰场。不过这些消费相对高点,去的次数不会太频繁。我记得有一次跟几个工友去了厂区附近一个叫啥“夜莺”还是啥的迪厅,好家伙,里面音乐震天响,全是年轻的面孔在晃。我们几个老家伙杵在那儿,感觉有点格格不入,没待多久就出来了。

我的夜生活感悟

我经历过的富士康夜生活,就是普通打工人的生活缩影。白天在流水线上是高度紧张和重复,晚上这点时间,就是大家各自找乐子、放松、或者给自己充充电的时候。

没有什么特别光鲜亮丽的,也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堪。就是一群为了生活奔波的人,在结束了一天辛勤工作后,用各自的方式,给自己找一点慰藉,找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。

有时候在外面溜达,看着那些年轻的脸庞,有的嘻嘻哈哈,有的略带疲惫但眼里还有光,就觉得这生活,虽然累,但大家都在努力地活着。这就是我实践下来,对富士康夜生活最真实的记录和感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