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翻资料时候瞅见个事儿特别有意思,说的是宋朝人怎么倒垃圾。我心说这玩意儿还能有什么花头?结果一查,好家伙,比咱现在小区分类还热闹!赶紧把查证过程捋一捋,你们听我唠唠。
一、起念头纯属瞎琢磨
本来真没往这儿想。下午在家刷手机,正好看见推送说哪个小区又因为垃圾站吵架。我就寻思了,古代没垃圾桶没物业,他们咋整?尤其是开封、杭州那种百万人口的大都市,那味儿还不冲天?这念头一上来就压不住了,非得整明白不可。打开电脑就开始搜,关键词敲了“宋朝 垃圾处理”,蹦出来的全是讲《清明上河图》多繁华的文章,愣是没提半句脏乱差!这把我气的,古人也是人,还能不拉撒不扔破烂?
二、翻故纸堆差点瞎眼
老路子不行,直接上干货!翻出压箱底的电子版《宋会要辑稿》——这玩意儿看久了真是眼冒金星!对着目录瞎蒙,专挑“民政”“工役”这类章节死磕。还真让我找着点蛛丝马迹!有段写大中祥符年间开封的事儿:“……遇街坊壅塞,仰即差东西八作司兵士,并力通决……” 八作司?这名儿听着像搞工程的,通下水道还算合理,管垃圾也归他们?我心里直打鼓,总觉着不太对劲。
正挠头,突然想到南宋笔记里可能有料。又打开《梦粱录》,专拣“河舟”“团行”这些跟生活相关的部分扒拉。看到“小经纪”那章,眼皮都跳了——有行当叫“倾脚头”!原文白话翻译就是:专门有人等富贵人家吃完饭,进去收残羹剩饭、烂菜叶子,转头就卖给城郊养猪养鱼的!这不就是厨余垃圾回收链嘛激动得我一拍大腿,旁边打盹的猫差点吓飞。
三、抠字眼抠出个大衙门
倾脚头是民间自发,肯定还有官方管事的?又回到原始资料死磕“管理”“清洁”这类词。熬到半夜两点多,眼皮打架时候,《宋史·职官志》里冒出个金光闪闪的名字——街道司!这衙门管的宽:“掌治道路人徒、疏导沟渠、洒扫街道、修治桥梁”。好家伙!通下水道、扫大街、管工人全是它!怪不得《宋刑统》里头写着:“其穿垣出秽污者,杖六十”,罚钱还罚打屁股,街道司是真管这事儿!后来还查到他们配了洒水车——专门的“水车”队伍冲街,就为了压尘土去异味。当时就乐了,这不就是宋朝版“城管+环卫局”嘛
四、发现古人更生猛
查完资料给我整乐了。你以为宋朝人满街乱扔?人家管理比你想象中猛!
- 罚款专业户:街道司真不是吃素的,乱倒垃圾罚铜钱,往街面泼脏水直接挨板子,比咱贴罚单狠多了。
- 回收产业链:烂菜叶有人收去喂猪,破碗烂瓦有人回收烧石灰,连渣土都有人拉去填坑铺路——一点不浪费!
- 部门扯皮一样跑不了:八作司管河道通淤,街道司管地面清洁,遇上事儿肯定也互相踢皮球。老话儿说的“三个和尚没水吃”,宋朝也躲不过这坑。
折腾一整天,咖啡喝掉三大杯,对着屏幕直摇头:合着咱们现在垃圾分类吵翻天,人家宋朝连“街道司”这部门名儿都起好了!名字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,实际上干的活跟今天扫大街的也差不了太多。这么一想,古人接地气的程度真是超乎想象。朋友微信问我查这玩意儿有啥用?我回他:“没啥用!就是乐呵乐呵,顺便佩服下宋朝人——倒个垃圾都能倒出个有编制的部门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