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个泡壶茶的功夫,随手翻到这句“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”,心里就痒痒了。你说这苏轼写景是漂亮,但具体咋个“次第新”法?越想越觉得里头有门道,干脆放下茶杯,较起真来。
一头扎进资料堆
先抓起手机搜“罗浮山卢橘杨梅”,好家伙,跳出来的全是旅游广告!要么就是文绉绉的赏析,看得人云里雾里。我想要的可不是这个,是实打实的解释!翻了大半个钟头,眼都花了,愣是没找到能说服我的说法,要么太浅,要么太玄乎。气得我直拍桌子,这不行,得换个路子。
托朋友搬救兵
想起前阵子认识个研究岭南文化的老爷子,专攻这些古典文献里的花花草草。赶紧托朋友牵线,厚着脸皮打电话过去请教。老爷子一听是问这个,乐了:“这问题问得不少人光看字面意思。”电话里聊了快一小时还不过瘾,老爷子直接说:“电话里说不透,你哪天有空?当面唠!”
茶馆里的“专家课”
隔天就约在老爷子家附近茶馆。老爷子拎着个磨得发亮的布袋子,掏出几本厚厚的地方志复印件,还有他自个儿手绘的岭南物候图!他指着图说:“你看,第一层意思最实在:罗浮山气候四季都有果子熟!‘四时春’不是吹的,冬天也不太冷,果树能一直长。”
接着他翻到一页笔记:“这第二层嘛‘次第新’是排队上市的意思!卢橘,也就是枇杷(或者类似枇杷的果子),开春那会儿先熟;等枇杷快下市了,杨梅就接着红,一茬接一茬,山里头就没断过新鲜果子。”他啜了口茶,眼睛发亮:“第三层有意思了,苏轼可能借果子夸人!你想,他被贬到岭南,心里能好受?但你看这诗,写得多有生气!‘次第新’,是不是暗指岭南人才也像这果子,一拨接一拨冒出来,生机勃勃?这是给自己打气,也是夸当地!”
老爷子又翻出另一本册子:“第四层,藏着点小抱怨。朝廷把他扔这‘瘴疠之地’,可你看,卢橘杨梅多‘次第新’是不是也有点‘你们京城有啥了不起,我这好东西多着’的意思?”他嘿嘿一笑,“这第五层,我看最根本,就是老苏真被这岭南风物迷住了!他被贬是惨,可架不住这地方太神奇了,四季如春,果子不断,看得他眼花缭乱,忍不住要写下来夸一夸!这是真心实意的赞叹。”
我的实践小结
听完老爷子掰开揉碎这么一讲,我这心里头才算透亮。原来短短两句诗,能挖出这么多层意思!我自己总结了一下:
- 字面意思:罗浮山四季温暖,枇杷和杨梅轮番成熟。
- 时序流转:果子成熟有先有后,接替不断。
- 借物喻人:暗赞岭南人才辈出,生机盎然。
- 隐含对比:用岭南风物之盛,对比朝廷对自己的冷遇。
- 真情流露:诗人被岭南独特物候深深吸引,由衷赞叹。
茶馆出来,我脑子里全是卢橘黄、杨梅红的景象。老爷子说得对,读古诗不能光看字面,得往深处琢磨,还得结合人家写诗时的心境和处境。这一趟“较真”没白费,比喝十壶茶都提神!下次再碰到这种句子,我也学着多问几个为什么。得,回家接着泡茶,慢慢回味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