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视频又被粉丝怼了,气得我半夜爬起来翻书。事情是这样的:有位新关注的朋友留言问,看拍卖会标着"沈周真迹"四个鎏金大字,结果我随口回了句"唐伯虎师傅嘛",当场就被啪啪打脸——人家甩出三张高清图,笔法设色跟沈周半点不沾边。
查资料查出冷汗
抄起那本落灰的《明史》哗哗翻,越翻脊背越凉。原来明代画坛除了沈周、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这四位老熟人,光成化到嘉靖年间叫得上号的就有二十来人。上周逛古玩城差点收错的那幅《溪山渔隐图》,落款字迹故意学文徵明,实则是蒋嵩的手笔。
特意猫在图书馆扒拉了两天画册,列了个防坑清单:
- 戴进——浙派开山祖师爷,画石头爱用斧劈皴
- 吴伟——比戴进还泼辣,酒葫芦不离身
- 蓝瑛——武林派头子,80岁还能画丈二匹
- 陈淳——白阳山人,泼墨大写意祖师
- 徐渭——青藤居士,真正把水墨玩疯的
被地摊老板当棒槌
今儿个揣着清单去潘家园实战。蹲在地摊前刚翻开蓝瑛画册,戴瓜皮帽的老板就笑出声:"老师别查!您手上这本册子印的《澄观图》是清代仿作。"臊得我差点把书掉进旁边涮毛笔的桶里。
在古籍区撞见位修补善本的老师傅,他沾着唾沫掀开本嘉靖年《丹青志》:"沈周他们出名全靠董其昌捧,当年在苏州画扇面的陈道复,润笔费比文徵明还高两成哩!"老师傅指甲缝还沾着朱砂,戳在"白阳手札"四个字上直抖。
血泪教训浓缩成两句话:别看到"吴门"就只认四大家,更别信拍卖行的烫金标签。回家把压箱底的《十竹斋笺谱》翻出来,果然在角落找到枚"白阳山人"朱文印——三年前我愣是当成闲章扔在杂物筐,这漏掉的可是徐渭的直系师兄!